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协新闻 >

《中国政协》杂志刊发俞健同志署名文章:画好“同心圆” 凝聚“向心力”——江西省上饶市政协加强和改进市县政协界别工作的实践探索

上饶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4-11-29 20:12  文章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4年第23期

 

 
 

 

11月28日,《中国政协》杂志2024年第23期刊发了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俞健署名文章《画好“同心圆” 凝聚“向心力”——江西省上饶市政协加强和改进市县政协界别工作的实践探索》,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画好“同心圆”   凝聚“向心力”

——江西省上饶市政协加强和改进市县政协界别工作的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的重要要求,赋予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使命。市县政协“开门就是基层、出门就是群众”,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作为重大使命,作为新时代推进市县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针对市县政协以往存在的界别工作不活、界别联系群众不够等问题,江西省上饶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市县政协工作实际和界别特点,以做实做活界别工作为抓手,积极探索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服务人民制度机制。紧扣“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平台、议政建言的渠道、凝聚共识的阵地”功能定位,2023年6月在市县两级政协所有界别全覆盖创建225个“同心圆”界别活动室;2024年9月携手3家委员企业,聚焦“反映社情民意的通道、联系群众的桥梁、服务人民的平台”功能定位,共建首批19个“同心圆”委员便民服务点。通过建立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既把界别委员紧密团结起来,更让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实现经常化、组织化。

 

一、落实“两个层面”责任,提升界别工作整体水平

 

强化政协党组、主席会议统筹指导。政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经常性研究界别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建立党组成员联系指导界别制度和“主席会议成员—专委会—界别—委员—群众”工作机制,确保界别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坚持界别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强化政协机关党组、各专委会协调服务。机关党组负责具体协调推进界别工作,把委员参加界别活动情况纳入履职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委员年度履职评优的重要依据。各专委会负责联系服务归口界别,重点指导推动界别“同心圆”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落实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制度。

 

二、发挥三类主体作用,凝聚界别工作力量

 

选准界别召集人、联络员,培育界别工作“主心骨”“操心人”。每个界别挑选1—2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认真负责、有能力、有时间的委员担任界别召集人,作为界别工作的“主心骨”;挑选1名舍得吃苦、细心细致的委员担任界别联络员,协助界别召集人做好界别日常联络等服务工作,甘做界别“操心人”。
协商好界别活动共建单位,搭建界别活动“大本营”“服务区”。每个界别选择一家委员是负责人的单位,协商确定为界别活动基本依托单位,在该单位创建“同心圆”界别活动室,并由该委员担任活动室管理小组长,共建界别活动的“大本营”。市政协携手中国移动、中石化、中国邮政上饶分公司三家市政协委员央企,依托三家央企分布在中心城区的营业网点,建设“同心圆”委员便民服务点,明确每个便民服务点由市政协一个界别联系结对,共建委员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服务区”。
强化界别委员主体意识,打造界别履职“主力军”“小分队”。“同心圆”界别活动室,上墙界别委员“全家福”照片,让委员有归属感;制定界别活动制度、工作计划等,让委员有责任感;在条件具备的界别活动室,一室多用设立“委员读书室”“委员工作室”,让委员有使命感。“同心圆”委员便民服务点,联系共建的界别定期组织委员到点开展“委员服务日”活动,了解运行情况、参与服务工作,成为“委员+服务点”的界别履职服务为民小分队。

 

三、坚持“四个相结合”履职,拓宽委员联系群众、服务人民路径

 

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把界别群众“请进来”,到“同心圆”界别活动室参加界别活动,听取界别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界别发出的声音来自一线、源于群众;另一方面,界别委员“走出去”,深入城市社区、企业厂矿、田间地头,与界别群众面对面,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引导预期、理顺情绪,收集民意、反映民情等工作,切实做到界别群众在哪里、联系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坚持委员个人履职和界别集体履职相结合。个人履职方面,设立“界别委员服务日”制度,每个界别每月相对固定一个日期,至少安排1名委员到界别活动室值班服务。集体履职方面,“同心圆”委员便民服务点面向群众提供雨伞、网络、开水凉茶、手机充电、便民小药箱、测量血压、便民服务箱、书籍阅读、公共厕所等共享服务;组织“六送”下基层活动,发挥不同界别特长优势,把专项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围绕界别群众关注问题,尽界别所能,选择“小切口”组织开展界别协商,协商解决群众“身边难事”“关键小事”。
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在做好委员“线下”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同时,“同心圆”界别活动室委员“全家福”每人照片下设置微信“同心码”,方便群众扫码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建立“界别云活动室”,组织委员围绕相关主题开展“线上”活动。“同心圆”委员便民服务点开发运行了微信小程序和网上社情民意窗口,实现所有委员便民服务点“一屏通览”、所有服务内容“一键通查”。“线上”“线下”共用,使广大委员零距离、更灵活联系群众、服务人民。
坚持“实用化”和“特色化”相结合。“同心圆”界别活动室秉持“兼容共用、简便实用、常态长效”原则,不搞“一室专用”,不增加基本依托单位负担;“同心圆”委员便民服务点秉持“共建共享、务实管用、常态长效”原则,为企业引流、不增加企业负担,为群众服务、不搞形式主义。在此前提下,鼓励不同界别展示各自优势特色,打造“一界一品”,追求委员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的最佳效果。

    [ 责任编辑:上饶市政协 ]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饶市委员会办公室
    Copyright 2009-现在 SR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8138号-2